欢迎访问木子井范文大全网!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浴佛节”,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南亚民族在海外聚居地也承袭相关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教材配有一幅充满热情洋溢的插图,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课文记叙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基于此,教学时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词、析句、朗读课文,一方面感受泼水节欢乐的场面,一方面体悟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4.师指导读课题。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样来读?重音应落在哪里?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傣族的泼水节,引入到1961年周总理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再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达到“课伊始,意亦明”的效果。通过指导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懂得读短语时,哪个词该读重音,才能表达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端蘸寿

(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hào(爱好)空:kōng(天空)kòng(空位)

乐:lè(快乐)yuè(音乐)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熟读牢记生字,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①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读书活动中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此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注意了教学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换成了“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课题中的“难忘”。

(四)细读课文,感悟“难忘”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每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到了。)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画出来。(火红火红)像这样结构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雪白雪白、金黄金黄、碧绿碧绿。)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引读第2自然段。

师:今年,傣族人民特别──

生:高兴。

师:因为──

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深入分析。

①“今年”是指哪一年?(1961年)

②“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

③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④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

(3)指导学生用激动、开心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那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四面八方”的意思,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b.讨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

不能。因为“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傣族人民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A.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b.把什么比喻什么?(把花瓣比作地毯。)

c.在现实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鲜红的地毯?(庆祝会、婚礼)

d.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氛围。)

e.指导朗读这句话。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一条条”和“一串串”可以换成“一条”和“一串”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条条、一串串表示很多条,很多串的意思。

b.这句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驶过很多龙船,很多的花炮在空中齐放,场面非常热闹。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a.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

b.假如你是傣族人民,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把场面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

c.师引读:人们欢呼着──

生:周总理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谁是周总理?(指名回答)

(2)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对照课文插图看看,你们猜对没有?

(3)指名交流。

①师相机引读:

师:周总理身穿──

生: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

师:头上包着一条──

生: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笑容满面”的意思,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

③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

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傣族人民打成一片,入乡随俗。

(4)师: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是怎么做的?自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用双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①指名交流。(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②从这些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周总理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5)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用跳跃、愉快的心情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人物及作者思想情感,为理解感悟“难忘”打下基础。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过渡: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相互泼水相互祝福的?

(1)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圈出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2)指名交流。(端着、拿着、蘸、泼洒)

(3)引导想象并引读:

师:周总理一手端着──

生:盛满清水的银碗。

师:一手拿着──

生: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此时他走到一位老爷爷身边,他会说?他又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她又会说?他又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他又会说?(指名交流)

(4)师过渡并出示句子,进行句子训练。

①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②此时谁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随机点拨:同时做的两件事可以用“一边……一边……”造句。

③假如你就在泼水节的现场,你还会祝福周总理什么?(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境界。此环节教学,教师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6.学习课文第6、7、8自然段。

(1)在这3个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句?表达了什么?

(2)指名交流。(4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3)小组讨论: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亲自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一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他把幸福、欢乐以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指导学生带着激动、幸福的心情朗读课文第6、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验,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学生既能品味语言、训练语感,又能增强感受、积淀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

2.请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细看生字,指导书写。

“龙”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点;“恩”,上下结构,上面是“因”,提醒学生不能写成“田”;“敬”,左右结构,右边是“攵”,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夂”;“鲜”,左边“鱼”的最后一笔要写成提,不要写成横;“凤凰“,都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4.在课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5.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先要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六)总结拓展,升华“难忘”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入乡随俗,永远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好总理,此时,你学完了课文,能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课件出示:这真是个_____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

2.师:周总理虽已离去,但他关心各族人民的思想时刻激励着我们。周总理曾说过,让我们大声齐读,课件出示: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是呀!我国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爱的地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也有很多。课前,你搜集了我国哪些民族的隆重节日?谁来给来大家说说。课件出示:彝族有火把节,哈尼族有苦扎扎节和十月年,白族有大理三月街,苗族有花山节,回族有开斋节。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各民族的节日,去感受各民族的热情好客。

3.师: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周总理关心各民族的事迹读一读,相信大家会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令大家难忘!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来表达我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吧!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对课文独特的理解感悟,体现个性化的不同理解。结合周总理的名言,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加强思想、情感的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

师随机板书“傣族”,简介: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板书“泼水节”。学习生字“泼”

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随机正音。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出示生字词,自由认读。

2.同桌互读,指名读,正音。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凤凰指名读,出示凤凰花图片,填空:()的凤凰花。

比较:火红与火红火红的区别。

认读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理解“一年一度”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指名读,交流感悟。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怎样过泼水节的?

过渡:周总理来了,他来到了人群当中。(出示课文插图)大家看看今天他穿着什么衣服?引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当中。他穿的是——傣族的服装。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同桌合作读4、5自然段,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出示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拓展练习: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福他们————。

总理的祝福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为人们带来了吉祥。人民发自内心地祝福总理健康长寿。他们之间的祝福说明什么?(关怀、爱)

指导朗读。

5.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升华情感。

1.再看插图,说说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出示:傣族人民笑得那么灿烂,那是因为……。

周总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因为……。

2.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出示:多么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1)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他们的心永远紧密相连着。

(2)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确实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节日!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五、布置作业。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http://www.520xy8.com/

练习

1、填量词

一()花炮一()龙船一()花瓣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

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开火车读,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注意关键笔画。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龙”独体字结构,最易写错,别忘了第四笔撇,不能写成“尤”。

“令”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了解了他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开火车认读。

2.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1)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2)“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展示象脚鼓图片,并介绍。

②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②这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③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

的事情,工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过渡: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

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

(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

(2)指导朗读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高兴,他是怎么做的?

(1)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表演朗读。

(评读:读第一句,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心情,读第二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

(四)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_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交流后,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

(4)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5)男_合作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幸福与开心。

(五)学习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1.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3.说说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盛情欢迎

11难忘的泼水节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泼水节图片

同学们,这节语文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想欣赏吗?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

设计意图:从欣赏图片入手,激起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

2.导入新课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聚集地,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们全身湿淋淋的,却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这个节日就是(生答师板书)

“泼”是今天要学的新字,拿起小手跟着老师写一遍。泼水节今天课文中描写的这次泼水节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另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记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结合实际理解“难忘”一词)

这次泼水节为什么另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殊在哪?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

3.检查生字

(1)师:这篇课文需要我们认读的生字比较多,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现在老师想请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考一考对方,如果有不会认的,同桌一定要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他,可以帮他分析字形、给他组个词,认读完的马上坐好。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认读多音字。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识记规律,鼓励自主识字

三、深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你还能说几个象这样式的短语吗?)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3.介绍周总理

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理解“撒满”。“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读“_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

a、引读句1,句2,句3。

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总理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_____―,难怪―_________,难怪―_________,―(引读句1,句2,句3)。

设计意图: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唤起学生脑海中情景的再现,再次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朗读入情入境。感受总理和人民那种无以言表的感情。

b、引读句4。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会欢呼______―;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会欢呼________――;

如果你远远地看到周总理来了,你会大声欢呼_________;

如果你看到总理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激动地欢呼_________;

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傣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欢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串开放式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道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7.周总理来到了人群中,你能认出他吗?

出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他戴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指名读。

(2)、指名根据画面介绍周总理。

课文中准确生动的外貌描写,使我们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周总理,我们发现句子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

(3)、你能用表示颜色的词来说说插图中的人物吗?过会儿请大家猜猜你说的是谁。

这就是外貌描写,学会了吗?老师相信在你们的习作中有所体现。

设计意图: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初步懂得这是一种写作方法

8.再来看看周总理的打扮吧!齐读

仔细观察周总理的打扮,你发现了什么?(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是一样的)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的一个样,显得多亲切呀!再看图,用一个词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

总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样的,总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贴得紧紧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总理,难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欢迎他,(齐读第2自然段)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师:周总理来到了傣家山寨,那他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1、自学4、5、6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把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加上圆点,认真体会。

2、学生汇报师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3、填空练习

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1、指名读7-8自然段

2、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流露真实情感,再次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爱戴,感受傣族人民的幸福。

六、总结:

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望不了这一天,所以这是一次(齐读课题)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对总理的热爱吧!


泼水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5篇

★ 地理《民族》教案模板

★ 五年级音乐上册《农家乐》优质教案三篇

★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大全

★ 班民族节日教案范文大全

★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 世界地理人口和民族精选教案案例

★ 学习资料库

★ 幼儿园中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优选教学教案案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